活动回顾一场让思想跌宕的“恢复与重塑”

本次518国际博物馆日,深圳珠宝博物馆特以茶话会形式,邀请珠宝界、艺术界、服装界的嘉宾围绕“恢复与重塑”主题进行分享,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让珠宝圈重新审视珠宝:它既有不变的精神内核,它也随着文化不断地演绎。

活动现场,嘉宾与观众一起品香茗、鉴珠宝、赏工艺,围绕“恢复与重塑”,探讨当下珠宝界关于意义与价值的重构。让我们一起回顾下嘉宾的精彩发言以及现场盛况。


王振馆长

在活动开始,深圳珠宝博物馆馆长王振致辞中提到,“博物馆中的作品凝结着古人的智慧,时光流逝也无法掩盖它们的光芒。深圳珠宝博物馆作为珠宝人的文化客厅,期待与更多珠宝行业内的人士进行文化交流与碰撞。博物馆日的主题:恢复与重塑,恢复的是信心,重塑的是未来!”


孙 倩

东方意趣珠宝的探索与重建

“珠宝设计师是用珠宝作画的艺术家,用哲学思考,用数学计算,用工匠精神执行”

珠宝艺术家孙倩声情并茂的为我们展示了她的东方珠宝设计美学,在珠宝的世界里见天地见自然。孙倩老师提到她的创作日常是从倪瓒作的古画中汲取灵感,将古画中的留白、平衡、趣味、价值观充分运用到珠宝设计中。


创造力不是创造出新的东西,也可以是发现一些本来就有的美好,就像大自然周而复始,生而不息的循环,在老的生命力不断生出新的生命。




赵 俊 砚

断镯重生与珠宝的文学面向

“让每一件作品都娓娓道出专属于自己的传奇。”

台湾珠宝设计师赵俊砚先生在发言中提到了恢复在他看来就像是重生。重生是结束也是开始,生命感悟的美,在于机缘巧合的邂逅…


正如对断掉的镯子进行的设计,与其让它残存,不如赋予它新的生命。他谈到,喜柿珠宝擅长沉香与珠宝的搭配,沉香之所以珍贵,也是因为沉香木受到了重创,在地下经过长久的腐朽变质之后,获得了新的生命。


凌 睿 婉

恢复与重塑,再创经典

“设计追求的是极致的用心。”

在时间的长河里历经洗练,中国的文化的精髓始终贯穿其中。将设计打造成可以收藏的艺术品,可以超越时间的概念,耐得住时间的打磨,从而成为一种经典。

服装设计师凌睿婉一直在探索东方文化新的表达方式,以及对西方时尚艺术的研读,赋予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时尚的艺术美。服装与珠宝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时代不断地更新,出现了许多包容和碰撞。未来的中国设计是不断地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演绎,传统与其它领域的对话,重塑一个属于中国时尚艺术的契机。


曹阳老师

活动的论坛环节,曹阳老师谈到,“恢复与重构”更是一个属于文化的命题,他提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生死的认识,“亡”常常包含着生,所以有“向死而生”的说法,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设计与创新的本质和源泉。


提到为什么要做博物馆,曹阳老师认为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场所,既知晓过去,又可以面向未来。我们要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珠宝博物馆作为国内第一家珠宝主题博物馆,要充分发挥珠宝行业内的文化基地作用,将珠宝文化进行一个专业的呈现。


直击活动现场

满满的禅茶风,精美的茶歇点心



气质优美的古筝老师


身着汉服的茶艺师



深圳珠宝博物馆此次“恢复”与“重塑”主题茶话活动圆满结束,在未来,宝博作为珠宝人的文化客厅,期待与更多珠宝行业内的人士进行文化交流与碰撞!

返回列表